01
一年一度的小学招生结束,而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也在朋友圈持续刷屏,我身边也开始充斥着各种焦虑的家长声音,问其为何,皆因幼儿园小儿们即将走入人生的第一个战场“小学” ,他们怕孩子各种不适应,怕孩子“输在起跑钱上”,所以一个比一个焦虑,纷纷开始计划开学前给孩子或报班、或在家辅导、又或是早早地就进行着“幼小衔接”,于是,各种担忧、焦躁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02
每每听到有家长提问或是朋友来询问怎么办之时,我总是习惯地去想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的担忧、如此的焦躁不安呢?一方面,他们认同现如今倡导的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则科学地育儿,所以在幼儿园阶段还没有怎么报读兴趣班或分派学习任务什么的,但另一方面他们身边的孩子们或有的已经“幼小衔接”了,或很早开始家长就已经要求认字写字、算题了;再者,小学面试时候会考一些小学的知识,还会要求会写自己的名字;由此可见,父母的焦虑来源太广,一时半会也难以自我消除。
03
当家长出现这些焦虑的时候,试想孩子是否会感受到呢?答案是显而易见的,一定会波及孩子,那么,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有些方面下手,可以适当减轻焦虑、帮助小朋友适应、过度小学生活。
(1) 心理准备(家长和孩子)
家长的心态尽量从焦虑不安走向,淡定从容,当家长的心态变化后,孩子也会淡定很多;家长还可以用正向积极的鼓励帮助自己和孩子练习淡定,用正面的字眼描述即将面临的新环境,用祝福的语句陪伴他即将要体验的人生,比如向孩子描述小学生活是“规律生活、正规学习”的日子,“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”“学到更厉害的知识”“图书馆故事书更多”“活动更丰富”“操场会更大”,从而让孩子期待小学生活的正向情感滋长;同时,减少害怕、焦虑的负面情绪“你早上都起不来”“马上上一年级了,还不好写字,看你到时候怎么办”“现在就知道疯玩,看电视,看你上了小学,老师还不得好好教训你”,尽量避免“学校是怪兽出没的地方”。在有机会的时候,带他们参观校园、熟悉场地。
(2) 习惯准备(注意力、规则、自理、交流)
小学对课堂有着严格的要求,铃响是最高指令、下课才能喝水、上厕所、上课不能随意走动,必须每天按老师要求完成课后作业等规则,安全教育(比如游乐器材,安全路线等)也是,家长如果能提前告知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,让孩子有心理准备,及时地与老师、伙伴们互动;从早起、书桌书包整理到衣着整洁,都是小学生必须面对的生活功课,家长如果能把练习机会还给孩子,允许他们犯错,从错误中学习,他们也许很快能做到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“今日事今日毕”“我可以做的很好”。
小学不再像幼儿园那些之重玩乐,而是注重听讲、时间观念,老师要求课堂要专注;
家长也可以做一些“五分钟、十分钟专注坐”这样的训练,关键是大人做到尊重孩子、平静地陪伴孩子,少一些指责、批评和责骂,对于45分钟的课堂孩子都能全神贯注这样的期待少一些的话,对于孩子上学后的表现就会多一些接受。
(3) 体能准备(身体负荷)
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源头,这个不用多说,大家都能理解,小学新生活刚开始会有些压力,因为每天行程还是蛮满的,没有健康的身体,比较难抗的住,也可以换种心态,幼儿园期间就是让他多疯玩,体力运动健身又健脑,对他今后就是一种帮助。
04
当父母表现出来的是小学是一个孩子人生的必经、自然阶段,用平常心对待、引导的话,对于孩子来说,适应和过渡会更加容易一些,他们只需要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,而不是负担父母的高压负重前行。
综上所述,家长的陪伴,理解和倾听,看见孩子每一个小的进步,多鼓励,上小学后,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, 帮助他建立“做好自己的事情”的界限,都是一些好的行为方式,家长能放下焦虑、态从容了,一年级新生活对于孩子来说,就是一段新鲜好玩的旅程,父母要做的就是愉悦地陪伴孩子分享他精彩的旅途生活。
樊荣强 2017-07-10 00:03:59
逻辑结构清晰,分析全面到位